雕塑资讯

心若改变,则态度改变;态度改变,则习惯改变;习惯改变,则人生改变

查看内容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2022-6-27 11:27|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26| 评论: 0|原作者: administrator

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

阿尼库申的启示

Gazing back and stepping forward

TheinspirationofAnikushin


郑彦民,郑昌辉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内容摘要


米·康·阿尼库申是俄罗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他的创作丰富而杰出。在纪念碑雕塑的创作中,阿尼库申不仅保留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抒情风格,同时对人类的绝望与希望,痛苦与救赎有着更深刻地思考和表达,对俄罗斯人道主义的传统有着更清晰的彰显。阿尼库申在具象艺术发生激烈变革的20世纪,既有对传统的回首凝望又有面对时代的举步向前,他的坚守与探索对于中国现当代纪念性雕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阿尼库申、英雄主义、救赎、人道主义



米哈伊尔·康斯坦丁诺维奇·阿尼库申(Михаил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Аникушин,1917-1997),俄罗斯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他的雕塑实践既植根民族传统又探索时代风格,他的雕塑教学不仅对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造成了深远影响,对我国的雕塑发展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 。他的代表作“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Героическим Защитникам Ленинграда)”群雕具有震撼人心及令人沉思的魅力,至今仍是熠熠生辉,永存史册的伟大经典。当下重新研读阿尼库申的雕塑作品及其创作思想对于我国纪念性雕塑依然是十分有益的借鉴。

一、阿尼库申与他的时代
阿尼库申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工人家庭,1937年进入列宁格勒①列宾美术学院马特维耶夫(А. Т. Матвеев)与西奈伊斯基(B. А. Синайский)雕塑工作室学习。1941—1945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1943—1945年分别被授予“保卫列宁格勒”勋章、“战斗奖章”、“对德作战胜利”勋章。阿尼库申战后重返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就读,于1947年完成毕业作品《胜利的军人》获得雕塑家称号并留校任教。他的艺术成果丰富而杰出,创作核心大事记如下[2] :
1954年为列宁格勒普希金地铁站《坐着的普希金雕塑》落成1957年为列宁格勒俄罗斯博物馆《普希金纪念雕塑》落成1970年列宁格勒莫斯科广场《列宁纪念雕塑》落成1975年列宁格勒《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雕塑》落成1986年萨马拉《库兹涅佐夫纪念雕塑》落成1995年加里宁格勒《库图佐夫纪念雕塑》落成1997年契科夫城《契科夫纪念雕塑》落成除了上述这些,阿尼库申仍有许多杰作散布在苏联广袤的土地上。普希金系列雕塑与列宁系列雕塑,尤其是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雕塑为阿尼库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不朽的荣光。在其艺术生涯中,他被分别授予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苏联美术学院金质奖章、和平基金会金质奖章等无数荣誉[3] 。
阿尼库申所处的时代,是苏联革命现实主义艺术蓬勃发展,是歌颂苏维埃、歌颂祖国和英雄的艺术作品喷涌的时代,也是苏维埃艺术模式一统天下的时代。与此同时,20世纪又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大行其道的变革时代(以欧美为中心)。苏联与西方既有意识形态上的较量,又有着艺术思维上的抗衡。与同时代的苏联雕塑家相比,阿尼库申一方面继承屠格涅夫、高尔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观,另一方面又复兴了托尔斯泰、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与救赎精神传统。同时,阿尼库申面对世界艺术潮流的突变与激荡,又比他的诸多同行往前迈出一大步,对新的观察方式和形式语言的探索使得他站在了“苏联现当代雕塑”的潮头。本文将以阿氏不同时期几个主要创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尼库申在“回首凝望”和“举步向前”这两方面的艺术思考与成果。

二、民族传统的挖掘与继承
斯拉夫民族(含南、西、东斯拉夫诸民族)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欧洲东部、中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东正教在历史上作为精神支柱在人民的生活与艺术中起到基础作用。十月革命之后,宗教性退隐幕后,革命性走向前台,大量表现意识形态的作品涌现。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过于强调政治正确的崇高与不可置疑,作品的深刻与动人力量有所缺失,在宣传教化的同时与人民的精神世界产生脱节。阿尼库申早在大学时就对人的精神的丰富性有着清晰的思考,他在毕业创作《胜利的军人》中就独树一帜地摆脱了常规运用的战斗高潮时的构图与内容,而是塑造了一名战斗之后休息的普通战士形象,手法上摈弃了对衣纹服饰等繁文缛节的描绘而是把精力放在整体框架和人物的精神气质表达,呈现出明晰而朴实的艺术风格。
1957年落成的《普希金纪念雕塑》,最打动观众的是诗人向侧后方扬起的手臂,不同于高举的充满威势的造型惯例,平举微屈的手臂动势使观众代入到第一人称的亲切和温和,正如普希金的诗歌是如此地受到人民的欢迎(图1左)。这一挥手,不仅从空间上打开了竖直型纪念碑的束缚,而且在文学的想象力上得到充分的释放:诗人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俄罗斯大地,这是一片他深爱和眷恋的土地,他一生的才华与激情都是为了彰显“大地母亲”、“祖国母亲”的爱、尊严与荣光。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崇拜是俄罗斯文学有别于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4]。俄罗斯文化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常借用“俄罗斯母亲(Матушка Россия)”这个符号并将“她”与信仰、自我牺牲、道德感、爱等崇高圣洁的感情联系起来[5] ,[6] 。普希金开创了女性主义叙事的文学传统并形成了深远影响。这座普希金雕像既不同于古典雕塑那样正襟危坐,也不同于常见的诗人形态的俯首沉思,在打破经典范式的同时创造了新的经典[7] 。阿尼库申的雕塑展示了“国家诗人”广博的胸怀与隽永的温情。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图1 列宁格勒的普希金与列宁雕塑,©А. И. Замошкин
《列宁纪念雕塑》的创作遵循了“一切为了人民”这一表达原则,这是斯拉夫传统与东正教精神的现代转化(在俄罗斯历史上,领导者往往被塑造成“人民的父亲”)。强壮的四肢和头颅以钟摆式布局,占有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列宁有力的右臂向前探出,手握宣言向着台下的群众演讲,粗壮的双腿像大树般牢牢地扎根于这片土地(图1右)。这里的列宁不仅是舞台上的偶像、革命的领袖,更是激情澎湃的战友和慈父,他始终与人民在一起。
在斯拉夫的文化传统中,雕像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纪念物,比起相貌的真实更重要的是精神性的真实[8] 。阿尼库申始终强调纪念性雕塑创作需要“体验真实—研究本质—创建构架—超越现实[9] ”。这种立碑塑像以彰显精神的民族传统在阿尼库申的作品中体现得极为突出,他的雕塑仿佛一座座精神火炬矗立于大地之上。

三、英雄主义与人道情怀的宣扬
位于胜利广场(Площадь Победы)的《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碑》是阿尼库申艺术生涯最为看重与最具代表的作品。在1973年的投标竞赛中,他联合建筑师谢尔盖.斯别兰斯基(С.Б.Сперанский)及瓦连金.卡缅斯基(В.А.Каменский)的一起合作的设计稿被最高文化当局确定为最终方案[10]。与许多完成的广场再添置雕塑的做法不同,这是一个雕塑家与建筑师密切合作,达成建筑与雕塑融为一体的杰作,整个胜利广场(Площадь Победы)就是一件巨大的城市景观(图2)。建筑与雕塑语言的统一化共同打造了极富感染力的纪念空间。展览馆被置于地下,整个参观流线被精心设计,从地面—下台阶—半地下—上台阶—广场,体现出压抑—愤怒—哀悼—奋起—缅怀等不同的情绪。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图2 胜利广场鸟瞰示意,作者手绘
由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严格的要求,作为雕塑家的阿尼库申努力寻找符合这一英雄主题的对象表达:将所有的历史参与者按照兵种、职业、性别分别加以塑造,并有机地将雕塑纳入建筑中。所有的雕塑共有34个人物,分为7组:有工人,有士兵,有围困中的少年,更有持枪战斗的老人与妇女。阿尼库申曾说:“我希望在这里展现出当时的样子,我想把看似普通的情形‘上升’到台座上,当然,在这里需要制作一些形象:有悲剧的,有雄壮的,有抒情的。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列宁格勒曾经看到的,我希望这个纪念碑以真诚和抒情为特色,以区别于那些采用象征主义手法的大型纪念碑。”[11]
在下沉广场的中间,坐落着一件名为《封锁》的雕塑。六个不同的人物组成三组关系并以U字形态完整统一,有母亲,孩子;有青年爱侣;有士兵与老妇人。胜利的代价是如此巨大,充满了沉重的呼吸和强烈的悲剧色彩。正如同时代的苏联作曲家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Дмитрий. Кабальевский)的名作《安魂曲》,《封锁》深刻地承载与表达了俄罗斯伟大的人道主义传统及救赎精神。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图3 雕塑《封锁》,作者拍摄
48米高的花岗岩方尖碑,位于广场中心以及两组群雕扇形形态的延长交汇点。上面镌刻着:“1941—1945”的文字。前方是一座双人组雕《胜利》,代表着列宁格勒的战士与居民共同抵御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艺术家在这里渴望呈现一种普世的英雄主义气质,一种理想化的苏维埃人民形象:人物比例修长,肩部宽阔发达,四肢强壮有力,表情专注凝重,他们的手里拿着锤子和冲锋枪,足以抵御任何凶残的敌人(图4)。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图4 雕塑《胜利》,作者拍摄
以《胜利》为轴心,向普尔科沃机场方向两翼伸出两组长群雕《保卫者们》。与《封锁》的情绪表达和《胜利》的象征意义相比,在《保卫者们》的创作中阿尼库申更强调历史的回忆。阿尼库申仿佛在内心揣测观众的反应:不同的人物身份创造了一种相互联动,塑造了两侧的故事。在形式上,随着角度的推移,雕塑的形体与剪影不断地转化,观众仿佛在观看一部鲜活的历史影像。鲜明的结构与轮廓创造了一个体积到另一个体积的瞬息万变,从而达成类似“蒙太奇“式的感官体验。正如巴勃罗.聂鲁达的那句诗:“在烈火中,在归途上”。[12]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图5 《飞行员与水兵》、《狙击手》、《防御工事》和《战壕上》,©А. И. Замошкин
『雕塑头条』回首凝望与举步向前——阿尼库申的启示
图6 《士兵们》、《劳动前线——铸造女工》和《民兵》,作者拍摄

四、观看方式与风格语言的创新
二十世纪是艺术风起云涌的革新时代,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以透视法和解剖为基础的写实主义进行了激烈的反拨。阿尼库申一方面对俄罗斯历史和拜占庭艺术具有高度的理解,他在“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碑”的群雕中拉长夸张比例以及追求轮廓剪影的手法即受到安德烈.鲁布廖夫②的启发。而作品中的“母性”,“宁静”等也是俄罗斯动荡的历史中文化的核心诉求;另一方面,阿尼库申的老师马特维耶夫深受印象派与象征主义影响。从更大的角度说,20世纪初期俄罗斯众多前卫艺术家如马列维奇、塔特林、夏加尔等在新艺术领域占据开创意义。他们“通过视觉发现分析现实世界,将零散的视觉知觉重构,建立新的秩序来表达意识,开创出完全有悖于传统的对世界认识原则的艺术知觉。”[13] 这些观念影响了阿尼库申对纪念碑群雕的布局与观看方式的设计,在阿尼库申看来,雕塑是一部流动的史诗。
阿尼库申的艺术理念不仅来自深厚的学院熏陶,更来自他对视觉与知觉的深刻探索。以《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群雕为例:阿尼库申为整件作品的三组雕塑分别设计了三种风格:1)《封锁》是戏剧性的,列宁格勒这座城市被六个代表人物(士兵与老妇、母亲与孩子、男女恋人)演绎,他们承受苦难的瞬间仿佛舞台上高潮的定格,三十年前发生的悲剧被重现了。观众在凝固而冰冷的金属面前感受到的是“历史”与“现时”的转移,时间与空间的交互。在这里阿尼库申创造了一种“艺术的恍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③”2)《胜利》是建筑性的,充满了象征意义:人物超高的头身比例可以看出古希腊多利克柱的影子,从而与背后方尖碑形成建筑史的隐喻,同时向着人类文明的早期精神溯源。3)《保卫者们》则是文学性的,是俄罗斯民族历史日记中的插图速写,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这本无字的英雄史诗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奔来,闯进你的心灵深处。
阿尼库申用统一的语言将局部融为整体,他的塑造是粗犷的、感性的,对表面肌理和泥塑痕迹的大胆呈现与往不同,观众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无时不在的激情和指尖刀下的力度,仿佛共同参与了这一伟大事件。阿尼库申的雕塑强调挺拔的轮廓,流动的起伏,强壮的肌肉,粗大的骨骼。这些强化处理和生动的面容一起构成的“爱憎分明”与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以及那场战争的残酷本质相通,形成具有高饱和度和高质感的作品气质。
从传统上看,不管是古希腊的众神狂欢、古罗马的荣耀展现、还是中世纪—拜占庭的偶像崇拜,大多纪念碑的塑造都表现的毕恭毕敬。彼岸向往及荣耀推崇的同时也潜藏了作者的卑微与自惭。唯有内心强大及追求平等的艺术家才能冲破桎梏,而阿尼库申就是这样的极少数人。他对创作的对象充满了全人类的“同理心”与“共情心”,这是人道主义与救赎传统的时代呈现,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比同时代的苏联艺术家,阿尼库申在雕塑语言的现代化上做出了自己的新思考和新实践,往前走了一大步,同时完成了对历史传统的观照和对政治语境的升华。
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将情感冲动与时代诉求完美结合,阿尼库申是悲天悯人的圣徒,也是开创新世界的革命者。

五、对于纪念雕塑创作的启示
中国现当代美术由于众所周知的学术传承和意识形态标准,与前苏联-东欧具有法统—源流上的衔接关系,尤以油画、雕塑为甚。纪念碑雕塑作为大型公共艺术,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审美问题,而是一种多元诉求的综合体。在城市建设中,雕塑家的失语始于与城市建设的脱节及与设计师合作的分离。阿尼库申及其后一批杰出的雕塑家的实践都说明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雕塑家与建筑师联合工作、联合投标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14] ,[15] 。阿尼库申并非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家,除了委托项目,在一生中还参加了许多次的雕塑竞赛。他与建筑师一起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俄罗斯一旦决定为某地某处建造纪念广场、纪念碑或纪念雕塑通常采用如下步骤:1)雕塑委员会和建筑委员联合公布信息,并公开征集设计稿;2)雕塑家和建筑师合作准备小稿和设计图,参加竞选;3)委员会举办讨论会和答辩会,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并最后民主投票,只有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才会最后实施[16] 。这种合作体制有利于产生杰出的与时俱进的城市艺术。雕塑家与建筑师一样在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刻与城市联动,不停地探索新材料与新语言,而非沦为仅仅为城市广场或景观节点配置一些互不协调的艺术装置[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纪念性雕塑创作以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全国农展馆“人民公社万岁”等一批精品奠定了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精神面貌的主基调,可以说是大时代的点睛笔。“人民英雄纪念碑”亦是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合作的经典案例。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一些纪念雕塑缺乏对历史、人性与艺术的深度认知(尤以改革开放后兴起的部分城市“市标”为甚)。在纪念雕塑领域常出现几种极端:其一是僵化仿古,忽视历史的活化继承,自创作之时就已落后于时代;其二是忽视内涵,将纪念雕塑简单地等同以普通装置,忽视了承载其上的民族记忆与历史精神;其三是突兀创新,忽视观众的观看体验,将纪念雕塑当作艺术家的狂欢。
民族传统的美学精神如何进行现代性活化继承?民族认知与普世价值如何得到协同与传播?历史记忆如何通过城市艺术进行固化与解读?针对这些问题 阿尼库申以其雕塑创作做出了回答:继承历史、驻足凝望、举步向前,他将个人审美融入民族的审美叙事,使其成为整个民族史的一部分,这是他跨越时空给与我们长久的启示!




注释:
①列宁格勒即现在的圣彼得堡,苏联时期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1924年),“格勒”意为城市,即列宁城,苏联解体后重新恢复名称(1991年)。
②安德烈·鲁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1360或1370至1427年或1430年)被认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和壁画画家,著名作品有《三圣图》、《洗礼》、《耶稣诞生》等。
③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

参考文献:
[1] 刘艳萍,刘明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雕塑教学的影响[J].雕塑,2013(04):26-28.
[2] 俄罗斯艺术家数据.Аникушин. [EB/OL]. (2014-10-24) [2020-04-10].https://www.turkaramamotoru.com/ru/Аникушин,-Михаил-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186077.html.
[3] N.M. 阿尼库申娜, E.N. 利托夫琴科. 阿尼库申.米哈伊尔.康斯坦丁诺维奇(1917-1997)雕塑作品---阿尼库申诞辰80周年画册[M].历史插画出版社,2008.
[4] 薛梦男.论卫国战争题材绘画中的母亲形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专业:美术学);2018
[5] 王海媚.“俄罗斯母亲”在战争中的形象与作用[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6(01):139-151.
[6]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43-49.
[7] Погребняк Наталья Геннадьевна. Классическое и Неклассическое в Образе А.С. Пушкина, Созданном М.К. Аникушиным[D]. Saint-Petersburg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ussia, Saint Petersburg,2015:1-12.
[8] Lampard M T. Larger Than Life: Soviet Monumental Sculpture in the Stalin Period[J]. experiment, 2012, 18(1):209-239.
[9] Иванюк Е.А.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е установки скульптора М.К. Аникушина[J]. Искусствоведение, 2015:212-215.
[10] 伊·阿·巴尔捷涅夫,彭鸿远 译.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碑[J].世界美术,1981(04):25-28.
[11] 任光宣.20世纪俄罗斯艺术[M]//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06.
[12] 巴勃罗·聂鲁达.那一年缪斯遇见了我[M]//聂鲁达情诗全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南海出版公司,2014.06.
[13] 陈科.20世纪初俄罗斯雕塑艺术的变革[J].美术,2011(07):120-124.
[14] 苏朕当代城市雕塑作品[J].美术,1991(02):38-39.
[15] 蒋进军.当代俄罗斯纪念碑及其文化探寻[J].美术,2015(10):133-137.
[16] 奚静之.苏联雕塑见闻[J].美术,1986(03):46-51.
[17] 张晓瑞,蔺宝钢.雕塑与建筑融合与共生[J].雕塑,2018(01):70-71.


内容页面Content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济阳街道
工业园区内
邮 编:250100 咨询热线:0531-86088560 业务手机:185-60099969 传 真:0531-86088560 邮 箱:ytl8005@sina.com
返回顶部